
請參閱館內⑤「綠球藻的歷史・其他」翻譯頁面。
標題
綠球藻的歷史
- 1897 明治30年
- 川上瀧彌在阿寒湖Shurikomabetsu灣採集綠球藻
- 1898 明治31年
- 川上瀧彌將其日文名稱命名為「球藻(MARIMO)」在植物學雜誌上發表
- 1921 大正10年
- 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
- 1924 大正13年
- 因水力發電導致湖水水位下降,以及因流放木材修建的堰引發綠球藻遭受災害的報導
- 1934 昭和9年
- 阿寒、屈斜路、摩周、大沼澤湖(Onneto)地區被指定為阿寒國立公園
- 1941 昭和16年
- 到這一時期為止Shurikomabetsu灣的綠球藻消失
覺察到春季水位下降導致綠球藻受災嚴重這一事實。在阿寒鎮的要求
- 1950 昭和25年
- 下展開了調查(館脅操等人負責)當地居民組成「綠球藻愛護會」,同時舉辦第1屆綠球藻祭
- 1952 昭和27年
- 被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
- 1956 昭和31年
- 吉井義次展開調查,確認相較於1919年及1922年時的調查資料綠球藻明顯減少
- 1957 昭和32年
- 前一年在Churui安排了監控人,綠球藻保護監控人開始常駐
- 1958 昭和33年
- 綠球藻被大量沖上Churui河口附近(5月) 在Churui湖岸移植蘆葦(長100m、寬7m)
安裝防止綠球藻被沖上岸的防護網(水深1m、長180m) 阿寒鎮、北海道教育委員會展開枯水期的生態調查( 持續到昭和36年(1961年))
- 1961 昭和36年
- 限制遊覽船進入Churui灣,同時在Churui島建設綠球藻觀賞設施
- 1962 昭和37年
- 在Churui湖岸修建防止綠球藻被沖上岸的防護堤(高1.3m、寬2.6m、長192m)
- 1964 昭和39年
- 為進一步發展而解散「綠球藻愛護會」,設立全鎮性質的「綠球藻保存會」
- 1965 昭和40年
- 颱風導致大量綠球藻被沖上Churui湖岸
- 1966 昭和41年
- 防止綠球藻被沖上岸的防護堤增建加長100m
- 1973 昭和48年
- 強烈的北風導致大量綠球藻被沖上溫泉街湖岸,回收後將其送回Churui(5月)
- 1978 昭和53年
- Churui島上的「綠球藻展示觀察中心」落成。強風導致約1萬個綠球藻被沖上Churui湖岸
- 1979 昭和54年
- 為進一步發展而解散「綠球藻保存會」,設立全鎮性質的「綠球藻保護會」
- 1984 昭和59年
- 疏通去除阿寒湖溫泉街的底泥(持續到1988年)
- 1986 昭和61年
- 阿寒湖畔公共下水道開始投入使用
- 1989 平成元年
- 開始在Churui和Kinetanbe兩個綠球藻繁殖地進行定期水質檢查(持續到1997年)
- 1991 平成3年
- 阿寒鎮教育委員會內配置綠球藻專門研究員,在綠球藻祭活動中舉辦針對一般大眾的綠球藻繁殖地觀察會(直到現在每年都會舉辦)
- 1993 平成5年
- 發現綠球藻減少的主要原因在於湖底光量不足
- 1994 平成6年
- 舉辦針對當地兒童的綠球藻繁殖地觀察會(直到現在每年都會舉辦)
- 1995 平成7年
- 「綠球藻展示觀察中心」全面改造。阿寒鎮教育委員會開始進行特別天然紀念物「阿寒湖綠球藻」第3次綜合調查(持續到1997年)發生大量綠球藻被沖上Churui湖岸的情況 (11月)。利用Churui川的水流將其移至湖面
- 1996 平成8年
- 發現綠球藻沖上岸現象的原理
- 1997 平成9年
- 闡明綠球藻球形化的基本原理。提交綠球藻人工栽培技術的專利申請(與北海道電力共同研究)
地國中生的畢業紀念冰上綠球藻觀察會(直到現在每年都會舉辦)植物紅色名錄中將綠球藻指定為I類瀕危物種
- 1998 平成10年
- 發現綠球藻屬於不同於過去海藻科植物的体系,為紀念綠球藻發現命名100週年,舉辦研討會及特別展等相關事業
- 1999 平成11年
- 國際共同研究項目啟動(持續到2004年)
- 2002 平成14年
- 舉辦特別天然紀念物「阿寒湖綠球藻」指定50週年紀念論壇。確認繁殖出多個直徑超過30cm的巨大綠球藻,但10月的颱風導致一大半被沖上岸(在湖水結冰前進行了送回湖中的作業)
- 2003 平成15年
- 釧路新聞的長期連載「日本綠球藻紀行」開始連載
- 2004 平成16年
- 阿寒鎮與根釧西部森林管理署為保護綠球藻繁殖環境,簽訂森林建設協議
- 2005 平成17年
- 阿寒湖被列入拉薩姆國際濕地公約(特別針對水禽棲地之國際重要濕地公約)
- 2006 平成18年
- 發生綠球藻盜採案件,為採取對策啟動了綠球藻盜採防止對策聯絡會議
- 2007 平成19年
- “綠球藻研究之父”西村真琴的圖書錄《綠王國》再版
因10月的低氣壓,大型綠球藻被沖上岸,12月實施了送回湖中的作業
- 2009 平成21年
- 綠球藻祭兼綠球藻保護會啟動迎來60週年紀念。
「阿寒湖綠球藻保護管理事業」被採納為環境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推廣事業。為進一步發展而解散「綠球藻盜採防止對策聯絡會議」,由22個官方民間團體構成「綠球藻保護對策協會」,展開綠球藻養殖試驗等
- 2010 平成22年
- 舉辦綠球藻保護對策協會成立紀念研討會。綠球藻保護會在受到釧路管轄內教育實踐表彰的潘科特(PANKETO)湖內確認綠球藻(附生型)的群生情況。由於酷暑的影響,大型綠球藻浮上Churui灣
根據最新的分析,綠球藻的分類改為Pithophoraceae科綠球藻屬
- 2011 平成23年
- Churui灣的大量中小型綠球藻被沖上岸(6月)。舉辦照片展「守護阿寒湖綠球藻》
阿寒湖的透明度回到1917年開始觀測時的數值(約9m)。透過DNA分析發現分佈在歐洲及北美的綠球藻可能起源於日本列島及其周邊。發現阿寒湖中水草異常繁殖,導致綠球藻繁殖範圍縮小的事實
- 2012 平成24年
- 為紀念被指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60週年,舉辦國際研討會等。制訂綠球藻保護活動的方針「綠球藻保護管理計畫」。由市內高中生及專家等構成的「綠球藻調查隊」就人工綠球藻的養殖試驗及外來物種軟尾太平洋螯蝦對綠球藻的影響報告了調查結果
- 2013 平成25年
- 為進一步發展而解散「阿寒湖綠球藻保護對策協會」,由24個官方民間團體構成的「阿寒湖綠球藻保護推廣委員會」重新啟動。為重現過去消失的綠球藻群生地再生,而在Shurikomabetsu灣展開綠球藻培養試驗。阿寒湖的水草異常繁殖,使得綠球藻繁殖範圍縮小的情況被報導。環境省帶頭開始對阿寒湖周邊的湖沼群同時進行調查(持續到2014年)因低氣壓過境時的強風,Churui灣的大量綠球藻被沖上岸(11月),隔月進行了送回湖中的作業
- 2014 平成26年
- 「阿寒湖綠球藻保全推廣委員會」著手推廣水草對策,以改善綠球藻的繁殖狀況
在電視上播放旋轉運動等的綠球藻生態
- 2015 平成27年
- 在Churui灣展開水草去除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