钏路市阿寒湖绿球藻展示观察中心

⑤

请看馆内⑤之“绿球藻历史及其他”的译文。

标题

绿球藻相关故事

绿球藻的兴衰历史与阿寒自然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早在工业开发与自然保护作为社会发展的对立轴,而形成问题的高度成长期(昭和30年代(1955年代))前,阿寒湖的绿球藻便面临着这一课题。

与科学研究、观光振兴、自然开发等各种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阿寒历史的核心,总是离不开绿球藻。

这一期间,阿寒的居民们选择保护绿球藻,并始终坚持开展脚踏实地的活动。科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将绿球藻与回归历史结合在一起,从“神秘的绿球藻”演化成“环境保护的象征绿球藻”,进而成为“阿寒湖生物多样性的标志”。

但始终未变的,是对于阿寒居民而言,绿球藻一直都是阿寒的颜面,是阿寒的灵魂,是阿寒之所以为阿寒的不可动摇的标志。

照片①
照片① 阿寒川通过流送木材(明治大正时期(明治大正期(明治:1868-1911,大正:1912-1926)))和用作水力发电基地支撑着地区工业(大正以后)
照片②
照片② 绿球藻的第一发现人、同时也是国立台湾博物馆第一任馆长的川上泷弥。川上于明治30年(1897年)从阿寒湖Shurikomabetsu湾采集绿球藻,次年将其命名为“球藻”在学会杂志上发表。此外,在该湾生长的绿球藻因木材搬出而堆积的泥土等,于昭和16年(1941年)左右消失
照片③
照片③ 在阿寒湖周边进行优质木材资源供应搬运(昭和27年(1952年))。(照片提供:(一财)前田一步园财团)
照片④
照片④ 选择“电力”还是“绿球藻”?象征性地展示出与当地自然间关系的报纸文章(昭和27年(1952年))
照片⑤
照片⑤ 这一时代,还有游览船进入绿球藻的繁殖地Churui湾。昭和36年(1961年),随着自主限制游览船进入繁殖地的同时,在Churui岛设观赏池作为替代措施
照片⑥
照片⑥ 昭和37年(1962年)修建的防止绿球藻冲上岸的Churui湾防护堤。当时人们将绿球藻被冲上岸视为“受灾”,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则认识到这种情况只是“生态的一个部分”。此外在昭和53年(1978年)拆除了大部分的防护堤,但现在依然保留有部分防护堤
照片⑦
照片⑦ 常驻在Churui湾的绿球藻保护监控人越过防护堤,将被冲上岸的绿球藻送回湖中时的情景
照片⑧
照片⑧ 阿寒的孩子们在小学及中学时代去体验繁殖地观察会,加深对阿寒湖绿球藻的了解。居民们希望从中能够诞生下一代的研究人员

Page Top